追溯性光伏支持削减“如癌症蔓延”

拟设扶持基金鼓励国外寻煤除了本土资源外,《规划》提出研究境外投资专项资金,对国家鼓励的境外煤炭重点投资项目给予支持。

加强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煤矿瓦斯)等综合利用发电,充分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等生产新型建材,大力发展井下采空区和地面沉陷区煤矸石充填。东部(含东北)地区采取煤矸石发电、井下充填、土地复垦和立体开发等措施,煤矸石利用率85%以上,矿井水利用率80%,沉陷区土地复垦率超过80%,煤矿瓦斯利用率51%。

追溯性光伏支持削减“如癌症蔓延”

新疆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实行保护性开发,强化可持续发展,重点做好规划,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煤矿,生产开发规模要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以满足区内需求为主,适度加大外调量。采煤机械化程度65%左右。开展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半连续工艺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制。年产能30万吨以下小煤矿控制在6亿吨/年以内,占总能力的15%。整顿煤炭流通秩序,取消违规收费。

交通运输规划煤炭装船能力8.3亿吨,可适应煤炭下水需要。大型煤炭基地内资源优先向大型煤炭企业配置,优先安排大型煤炭企业项目建设。主要煤炭资源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主动扩大国际合作,为我国煤炭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带来了机遇。

产学研融合程度较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煤炭生产建设快速增长受到制约。随着采深增加,煤炭开采条件更为复杂,高瓦斯矿井每年增加4%,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增加3%。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开发利用成本相对低廉。资源勘探程度低,储采比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十二五时期,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困难和挑战更加严重。从煤炭行业自身发展看,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

追溯性光伏支持削减“如癌症蔓延”

二是开发布局矛盾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足10%,大规模发展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三是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煤炭生产完全成本制度尚未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投入不足,一些矿区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给将来发展埋下隐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抓紧出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实行强度和总量双控制。一是资源支撑难以为继。超过千米的深井达30处。预计到十二五末,晋陕蒙地区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将由2010年的54%提高到近60%。

小煤矿数量仍占全国煤矿总数的80%以上,绝大多数装备水平差、管理能力弱、职工素质低、作业环境差。东部资源日渐枯竭,中部资源开发潜力变小,煤炭开发加速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转移。

追溯性光伏支持削减“如癌症蔓延”

与之相应的是,我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煤炭占化石能源资源储量的94%。行业准入门槛低,一些不具备技术和管理实力的企业投资办矿,存在安全保障程度低等问题。

山东、河南、安徽等省将由煤炭调出省转为调入省,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压力增大。煤炭主体能源地位还难以改变,煤炭消费总量仍将延续增长态势。行业管理职能分散、重叠,行政成本大、效率低。(本文系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整理)。大型整装煤田人为肢解,资源配置与矿区总体规划缺乏有效衔接。经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已经形成。

四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去年11月10日,云南省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5人死亡,煤矿安全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

占1/3产能的煤矿亟需安全改造,占1/3产能的煤矿需要逐步淘汰。煤炭长距离运输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特别的是在冬夏季用煤高峰期和遇有极端恶劣天气时段,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难度和风险进一步加大。

五是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碳减排呼声越来越高,围绕气候变化的国家间谈判更加激烈

由于资源税实质上是为了保护和促进国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适当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征收的一种税收。第三,内蒙古率先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有利于培育地方支柱财源,使得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财政优势。孟祥瑞代表建议,开展煤炭资源税改革试点,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煤炭资源税税率按5%征收比较合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主要根据国内各类原油所挂靠的国际市场相关品种的原油价格确定,因此中国油气资源税的调整不会影响原油价格水平,油气资源税改革推广阻力较小。

贾康委员认为,现在电煤价格和电价并不挂钩,如果煤炭资源税进行改革,电力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而终端电价又不能随之上涨,电力企业压力巨大。据了解,年初尚未到常规电荒季节,全国电网统调负荷均已迅速攀升,全国已有11个省市出现电力紧缺,个别地区缺电20%以上。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孟祥瑞表示,我国目前煤矿开采浪费和破坏严重,由于资源税的计算以产量而不是储量为基数,许多企业难以抵挡利润的诱惑,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大矿周边地方挖小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矿难频发的同时,煤层也被严重破坏。目前,我国煤价的市场化程度应该说已经很高,这些年的煤价已上升了几倍,但电价的调整幅度却比较小。

煤炭做为最初的能源投入品,其价格变化通过影响下游产品及价格,通过产业链的传导和反馈,最终反映在CPI上,但在传导过程中,国家控制电价,其他下游产业采用加强管理、技术创新及降低成本等方法,使价格传导效应弱化,甚至消失。而煤价和PPI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稳定关系极易打破。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较低的资源税率难以合理调节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量,由此带来的乱采乱挖、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代表委员建议,部分地区可先行先试煤炭资源税改革试点,内蒙古代表团拟提交给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份建议显示,内蒙古具备煤炭资源税改革试点的条件。部分地区可先行先试贾康委员认为,煤炭领域推广资源税改革可能会复制石油和天然气模式,首先在一个地区试点,之后慢慢推广。孟祥瑞代表以淮南矿业集团的数据为例给记者作出测算后得出如下结论:煤炭市场价格和CPI两者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呼吁改革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的方式,以理顺资源产品价格,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如果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定率改革执行5%的税率,比2011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生产企业高达50%以上的平均利润率相比,企业完全可以接受。

据统计,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目前每吨3.2元的煤炭资源税,仅占当年内蒙古原煤平均坑口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的1.3%。煤炭资源税改革阻力犹存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比重高达70%,煤炭资源税改革是否会推高物价水平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新疆试点资源税改革一年给当地财政增收明显。率先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有利于缓解部分企业对煤炭资源的过度可采,推动企业更新设备,促进节能减排,维护国家生态安全。